你有没有想过,一架飞机还没露脸,就能把全世界闹得鸡犬不宁?这事儿就发生在咱们中国的轰-20身上。有人瞎猜,说它迟迟不亮相是怕“吓到美军”,我看这说法也太天真了吧!这玩意儿要是真飞出来,吓得掉下巴的估计不只是美国佬。别急,今天我带你扒一扒这背后的故事,看看它为啥跟咱们玩“躲猫猫”,真相可比你想的刺激多了!
先说个新鲜事儿。2023年7月,东海那边搞了个大演习,钓鱼岛附近的海面都快被咱们的飞机给“霸屏”了。西方那帮情报贩子急得抓耳挠腮,卫星拍到一架大块头飞机的影子,12个小时在天上晃悠,从上海附近起飞,硬是没喘口气。
有人怀疑这就是轰-20,可咱们官方就轻飘飘一句“新型装备测试”,啥也没多说。《简氏防务周刊》那帮人分析,这八成是轰-20在实战里遛弯儿。我咋看呢?这不就是在“偷偷练兵”吗?哪有怕吓到谁的意思,分明是想让某些人心里打鼓,又不敢吱声。挺有意思,对吧?
再说说轰-20的本事,简直是“牛到没朋友”。航程1.3万公里啥概念?从北京飞到美国西海岸都不带加油的,半路上还能顺手扔个30-40吨的炸弹,够把一座小城炸得稀巴烂。更夸张的是,它还能超音速扔炸弹,嗖一下就跑没影了。军事专家宋忠平说了,“轰-20的隐身加超音速,全球都找不出几个能比的”。你想想,这家伙要是飞出去,谁能拦得住?可这么猛的东西为啥不拿出来显摆?我看啊,这里面有大文章,不是怕吓到谁,而是憋着更大的招儿呢!
说到憋招,不能不提轰-20的总设计师杨伟。这哥们儿可是歼-20的“大爹”,低调得跟地下工作者似的。
2020年,他在北京市里某个军工研究所开会,盯着试飞数据改了又改,跟手底下的人说:“咱不急着露脸,得稳扎稳打,追求长期的战略优势。”这态度让我又急又服气,急的是这么牛的东西咋还不亮相,服气的是这股子沉得住气的劲儿。杨伟这人吧,典型的“慢工出细活”,轰-20迟迟不露脸,估计跟他这“龟速哲学”脱不了干系。可我觉着,这慢也有慢的好处,毕竟“磨刀不误砍柴工”嘛。
再看看美国那边,2022年12月,他们在加州搞了个大场面,把B-21“突袭者”轰炸机亮出来了,吹得天花乱坠,说2027年就能上天。
结果呢?2023年,咱们军方在海南开了个闭门会,有人提议先别急着把轰-20拿出来,瞅瞅美国佬的底细再说。去年美国有个智库还预测,B-21服役后能覆盖亚太,轰-20就是咱们的“杀手锏”。这不就是高手过招吗?美国亮肌肉,咱们按兵不动,表面风平浪静,暗地里斗得你死我活。我觉着吧,这场“猫鼠游戏”挺带劲,轰-20不露脸,说不定就是在等一击必杀的机会。
说到不露脸,2021年珠海航展那次可是让不少人失望得想砸电视。第九届航展,歼-20在天上飞得欢,底下观众伸长脖子等着看轰-20,连个模型都没见着。
当时网上有个调查,67%的军迷都盼着它亮相,结果空欢喜一场。可你知道吗?那时候轰-20早就在沈阳某基地把武器测试搞完了,激光炮、电磁炮啥的都装上了,就是不给你看。我当时就纳闷,这么大的家伙藏着干啥?后来想想,可能是想“藏拙于巧”,等彻底成熟了再一鸣惊人。你说是不是这理儿?
其实轰-20的低调不是一天两天了。早在2018年,西安阎良机场就偷偷摸摸搞了次试飞,首席试飞员邓景辉亲自上阵。这哥们儿把飞机开出去,超音速飞了一圈,隐身性能也测得妥妥的,落地后直接塞进地下机库,连卫星都没逮着影儿。
想想看,这不就像你家有个宝贝,怕人偷看先锁柜子里吗?我都替它憋得慌,这么早就飞起来了还不公开,保密工作真是“滴水不漏”。可这低调劲儿,跟“吓到美军”有啥关系?我看啊,分明是咱们自己掂量着国际局势,不想过早打草惊蛇。
轰-20不亮相,不是怕吓到谁,而是时机没到。等它哪天真飞出来,估计亚太的天都得抖三抖。我建议咱们耐心等着,这场大戏的高潮肯定不枉你熬夜刷手机!
(免责声明)文章描述过程、图片都来源于网络,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,无低俗等不良引导。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!如有事件存疑部分,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。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